2.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
2.1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情况一览表与佐证材料
序号 |
培训时间 |
培训项目 |
培训单位 |
培训教师 |
1 |
2024年 |
“2024年寒假教师研修”专题培训 |
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|
孙华、李林威、黄丽卿、陈学亮、杜喜朋、陈伟强、黄怡媛、李嘉瑶、李璟艺、郑平芳 |
2 |
2024年 |
2024年高校教师数字素养与教学创新能力提升工作坊 |
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|
王彬彬、李璟艺 |
3 |
2023年 |
助力教师数字化学习推动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——2023年高校教师数字素养与教学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 |
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|
孙华、李林威、黄丽卿、陈毅勇、黎文娥、高旭、黄雪媛、张铭、郑彦汝、薛翔鸿、卢笑芳、黄怡媛、李璟艺、陈晓光、李嘉瑶、卢舒舒、杜喜朋、陈学亮、柯烨珍、苏树林 |
4 |
2023年 |
福建省高校在线教育联盟组织的“2023年第一期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与应用管理研修班”培训 |
福建省高校在线教育联盟 |
李林威 |
5 |
2022年 |
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“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推广培训” |
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 |
李林威、黄丽卿、赖晓龙、陈毅勇、薛翔鸿、陈学亮、罗昌财、卢笑芳、李璟艺、卢舒舒、苏树林 |
6 |
2022年 |
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科研能力提升示范培训班 |
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|
黎文娥 |
7 |
2022年 |
高校干部和教师数字素养与教育数字化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 |
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|
陈毅勇、黎文娥、陈学亮、黄怡媛、柯烨珍、李嘉瑶、卢舒舒、王彬彬、苏树林、陈广城、陈晓光、罗昌财 |
8 |
2022年 |
2022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(项目代码:2022FJZJGZXX)培训班 |
黎明职业大学 |
罗昌财 |
9 |
2021年 |
智慧树网修读延安大学开设的《从0到1,开启混合式教学的秘密》 |
智慧树 |
黄丽卿、赖晓龙、高昕、陈毅勇、陈晓光、薛翔鸿、卢舒舒、卢笑芳 |
10 |
2021年 |
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示范培训班 |
国家行政教育学院 |
杜喜朋 |
11 |
2020年 |
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示范培训班 |
国家行政教育学院 |
黄丽卿 |
12 |
2020 |
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,推进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|
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|
孙华 |
(1)“2024年寒假教师研修”专题培训——李林威、黄丽卿
|
(2)“2024年寒假教师研修”专题培训——陈学亮、杜喜朋
|
(3)“2024年寒假教师研修”专题培训——陈伟强、黄怡媛
|
(4)“2024年寒假教师研修”专题培训——李嘉瑶、李璟艺
|
(5)“2024年寒假教师研修”专题培训——郑平芳、薛翔鸿
|
(6)“2024年寒假教师研修”专题培训——郑彦汝、卢舒舒
|
(7)2024年高校教师数字素养与教学创新能力提升工作坊——王彬彬
(8)2024年高校教师数字素养与教学创新能力提升工作坊——李璟艺
(9)2023年高校教师数字素养与教学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——李林威
(10)2023年高校教师数字素养与教学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——黄丽卿
(11)2023年高校教师数字素养与教学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——陈毅勇
(12)2023年高校教师数字素养与教学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——黎文娥
(13)2023年第一期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与应用管理研修班——李林威
(14)“2023年寒假教师研修”专题培训——陈学亮、李嘉瑶
|
(15)“2023年寒假教师研修”专题培训——陈广城、李璟艺
|
(16)2023年暑期教师研修暨师德集中学习教育——高昕、李嘉瑶
|
(17)福建省理工类师资闽台联合培训——黎文娥
(18)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推广培训——李林威
(19)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推广培训——黄丽卿
(20)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推广培训——赖晓龙
(21)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推广培训——陈毅勇
(22)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科研能力提升示范培训班——黎文娥
(23)高校干部和教师数字素养与教育数字化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——陈毅勇
(24)高校干部和教师数字素养与教育数字化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——黎文娥
(25)2022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——罗昌财
(26)《从0到1,开启混合式教学的秘密》——黄丽卿、赖晓龙
|
(27)《从0到1,开启混合式教学的秘密》——黄连英、陈毅勇
|
(28)《从0到1,开启混合式教学的秘密》——陈晓光、薛翔鸿
|
(29)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示范培训班——黄丽卿
(30)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网络培训
|
2.2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获奖一览表与佐证材料
序号 |
时间 |
赛项 |
奖项 |
获奖教师 |
1 |
2023.08 |
2023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高职专业课程二组 |
三等奖 |
黎文娥、黄连英、张李平、林萍 |
2 |
2023.08 |
2023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高职专业课程二组 |
三等奖 |
孙华、韩伟、高昕、李璟艺 |
3 |
2022.08 |
2022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高职专业课程二组 |
三等奖 |
黎文娥、黄连英、张李平 |
4 |
2022.08 |
2022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高职专业课程二组 |
三等奖 |
韩伟、王余鹏、李璟艺 |
5 |
2021.09 |
2021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高职专业课程一组 |
三等奖 |
袁玲、王兴、陈龙、林乙玄 |
6 |
2020.12 |
中国(南方)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2020年教学能力比赛高职专业基础课程组 |
三等奖 |
黎文娥、陈燕、张李平 |
7 |
2020.09 |
2020年“网龙杯”福建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一组 |
三等奖 |
黄连英、黎文娥、张李平 |
8 |
2020.08 |
2020年福建省职业院校“停课不停教”优秀管理及教学案例教学应用类 |
三等奖 |
黎文娥、黄连英、赖晓龙 |
(1)2023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高职专业课程二组——三等奖
(2)2023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高职专业课程二组——三等奖
(3)2022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高职专业课程二组——三等奖
(4)2022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高职专业课程二组——三等奖
(5)2021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高职专业课程一组——三等奖
(6)中国(南方)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2020年教学能力比赛高职专业基础课程组——三等奖
(7)2020年“网龙杯”福建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一组——三等奖
(8)2020年福建省职业院校“停课不停教”优秀管理及教学案例教学应用类——三等奖
2.3自研教材一览表与部分教材佐证材料
序号 |
教材名称 |
是否校企合作教材 |
出版社 |
1 |
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(校本教材) |
是 |
校本教材 |
2 |
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(校本教材) |
是 |
校本教材 |
3 |
BIM工程造价软件应用活页手册(校本教材) |
是 |
校本教材 |
4 |
BIM一级实战活页手册(校本教材) |
是 |
校本教材 |
5 |
道路勘探实训活页手册(校本教材) |
是 |
校本教材 |
6 |
计量与计价软件应用活页手册(校本教材) |
是 |
校本教材 |
7 |
数字测图实训活页手册(校本教材) |
是 |
校本教材 |
8 |
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(校本教材) |
是 |
校本教材 |
9 |
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学生实训手册(校本教材) |
是 |
校本教材 |
10 |
建筑信息模型BIM建模(Revit平台)中级试题汇编(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) |
是 |
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|
11 |
基于Revit平台的建筑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案例实训教材(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) |
是 |
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|
12 |
《BIM技术应用实操教程》(国家林业与草原规划局) |
是 |
在编 |
13 |
《现代数字化测绘实操技术》(国家林业与草原规划局) |
是 |
在编 |
(1) 国家林业与草原规划局教材——《BIM技术应用实操教程》、《现代数字化测绘实操技术》
(2) BIM工程造价软件应用活页手册——黄丽卿、孙华
(3) 建筑信息模型BIM建模——黄丽卿、赖晓龙、孙华
(4) 基于Revit平台的建筑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案例实训教材——黄丽卿
(5) 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——李林威、孙华
(6) 道路勘测设计校本教材——孙华、李林威、赖晓龙
2.4重要论文一览表与佐证材料
2.4.1教研论文汇总表与佐证材料
(1)高等职业教育三阶段订单式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(孙华、袁玲、黄丽卿)
(2)校企协同育人背景下高职工程管理类课程体系重构的研究(孙华、谢秀萍、李林威、黄丽卿)
(3)服务地方建设的“校工坊”构建思路与实践(孙华、谢秀萍、李林威、黄丽卿)
(4)高职院校实训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——以“工程测量”课程为例(黎文娥、黄连英、孙华、张李平)
(5)《房屋建筑构造》课程信息化建设实践(黄晓銮、柯烨珍、何福云、黎文娥)
(6)虚实立体模型在高职学生空间想象力培养中的应用探索(赖晓龙、黄丽卿、孙华、李璟艺)
(7)基于信息化在线开放平台的工程制图与Auto-CAD融合教学改革与实践(赖晓龙、黄丽卿、孙华)
(8)课程思政与“工程法律法规”实践教学融合探索(高昕、黄连英、柯烨珍)
(9)探索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市政工程技术专业课的新途径——以“应用力学”课程为例(高昕、黄连英、陈静)
(10)基于高职贫困生消费价值观特点探索发展性资助模式(赵诗羽、陈友益、吴旻)
(11)高职院校勤工助学育人发展路径调查(吴旻、李霞、陈蕾羽、赵诗羽)
(12)“三全育人”视域下高校辅导员队伍有效激励机制分析(黄雪媛)
(13)产教融合视角下“BIM+”城市轨道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(罗昌财)
(14)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(苏朋朋、樊寿娜)
(15)“坚定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自信”对大学生自信心培养的启示(苏朋朋、樊寿娜)
(16)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(樊寿娜、苏朋朋)
(17)基于BIM技术下道路桥梁专业教学改革研究(杨峰)
(18)精准施策 分类教育 高职学生旷课成因分析与对策探讨(陈静、高昕)
(19)“存天理灭人欲”的成仁之道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培养的启示(苏朋朋、樊寿娜)
(20)高职院校学习动机激励方法的优化探析(薛莉)
(21)新时代家国情怀培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探析(汪秀霞、柴旺)
(22)“三全育人”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创新机制探索(姜晓娟、李肇锋、彭锦水)
(23)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法研究(柯烨珍)
(24)基于DACUM-VIKOR法的林业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分析及评价研究——以工程造价教师为例(邵维佳、郑平芳、张李平)
(25)“课程思政”视域下高职院校“交通运输工程导论”课程教学改革探索(罗昌财、李玲)
(26)高职道桥类专业课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探索与实践——以工程法律法规课程为例(高昕、王余鹏、李肇锋)
(27)信息化时代下高职院校道桥专业《数据计算与管理》课程改革与展望(王余鹏、高昕)
(28)高职教育林业技术专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手段的研究(李肇锋、傅成杰、俞群)
(29)基于现代林业职教集团的“双师型”师资队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* ——以篮球欧洲杯下注_欧洲杯投注网站下载-官网为例(李肇锋、叶世森、黄翠琴)
(30)林业职业教育匠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——以福建省为例(邹夏梦、李肇锋、黄翠琴、郑郁善)
序号 |
|||||
|
|||||
|
|||||
|
|||||
|
|||||
|
|||||
|
|||||
|
|||||
|
|||||
|
|||||
|
|||||
29 |
|||||
30 |
|||||
31 |
|||||
32 |
|||||
33 |
|||||
34 |
|||||
35 |
|||||
36 |
|||||
37 |
|
||||
38 |
|||||
39 |
|||||
40 |
|||||
41 |
|||||
42 |
|||||
43 |
|||||
44 |
|||||
45 |
|||||
46 |
|||||
47 |
|||||
48 |
|||||
49 |
|||||
50 |
|||||
51 |
|||||
52 |
|||||
53 |
|||||
54 |
|||||
55 |
(1)用于公路软基加固PVC塑料排水板的制备与性能研究(孙华、李林威、赖晓龙、王余鹏)
(2)3%水泥剂量稳定粒料基层的可行性研究(孙华、谢秀萍、孙建国)
(3)SMA沥青面层构造深度与摆值的关联性研究(孙华)
(4)大纵坡沥青路面施工中抗车辙技术的应用研究(孙华)
(6)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桥梁健康检测研究与应用(高昕、孙华、李林威)
(7)GA68高温拌合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研究(王余鹏、孙华、孟延艺)
(8)干拌直投PS-LINK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(王余鹏、孙华、孟延艺)
(9)绿建标准约束下的钢构建筑物碳排放研究(薛翔鸿、孙华、李肇锋)
(10)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校园三维全景模型构建(张李平、黎文娥、郑平芳、邵维佳)
(11)高职院校实训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——以“工程测量”课程为例(黎文娥、黄连英、孙华、张李平)
(12)《房屋建筑构造》课程信息化建设实践(黄晓銮、柯烨珍、何福云、黎文娥)
(13)贝雷法在花岗岩SMA-13 混合料级配设计中的应用(赖晓龙、谢凤翔)
(14)
(15)台-土相互作用对整体桥抗震性能影响研究(陈毅勇、卢笑芳、杨峰)
(17)桩—土相互作用对RC桩基水平受力性能研究(卢笑芳、陈毅勇、罗昌财、杨峰)
(18)抗剥落剂对花岗岩改性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(黄丽卿、赖晓龙、孙华)
(19)SMA-13配合比设计在南平市道路改造中的分析与运用(黄丽卿)
(20)基于寿命周期的斜拉桥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应用研究(高昕、黄连英、王余鹏)
(21)高陡横坡段桩柱式桥梁桩基极限承载力度量方法(李林威)
(22)大跨径桥梁非平稳抖振响应过程数值模拟方法研究(李林威)
(23)市政道路与高架桥梁工程质量管理问题的分析与监控(李林威)
(25)基于BIM造价精细化管理的施工项目成本控制(李林威)
(26)分析BIM技术在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中的应用(李林威)
(27)道路网络对武夷山市景观格局的影响(吴旻、黄华明、翟瑞、赵超超、胡喜生、应兴亮)
(28)泉三高速公路动物通道选址研究——以云豹为例(吴旻、陈瑾、赵超超、翟瑞、苏雨秋、郑金兴、胡喜生)
(29)基于矩法的CRTS Ⅱ型轨道板碳化可靠性研究(韩伟、童明娜、费瑞振)
(30)富水饱和区盾构隧道施工地表沉降计算方法(韩伟、唐钱龙)
(31)吊杆索力偏差对钢箱拱梁组合桥拱肋受力性能的影响(卢舒舒、陈道富、黄汉辉、郑垂孟)
(32)黄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残余结构的研究(陈敬知、卢舒舒、苏树林、张远芳)
(33)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现浇构件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(苏树林、王伟、高昕、颜转娣、卢舒舒)
(35)分段反弯自紧式抗浮锚杆在软弱富水地层中的分析与应用(柴旺、韩伟、王余鹏)
(36)高速公路“代建+监理”一体化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——以武夷新区绕城高速公路项目为例(卢舒舒)
(37)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预测(相文强、池小兰)
(38)露天弃碴场边坡失稳破坏与防治策略研究——以白鹤山隧道弃碴场为例(王余鹏)
(39)地铁深基坑施工对邻近既有BRT高架桥影响分析(王余鹏、韩伟)
(40)ATB-25沥青稳定碎石在高温多雨地区的配合比优化设计研究(王余鹏、韩伟、王亮)
(41)基于模块化理论的空间管桁架桥梁关键技术分析(王余鹏、韩伟)
(42)明挖地铁车站对邻近管线安全性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(王余鹏、韩伟)
(43)盾构施工下穿既有建筑物沉降变形分析与控制(韩伟、王余鹏、石端文)
(44)基于两种无损检测方法在桥梁结构损伤检测上的应用与分析(韩伟、王余鹏、王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