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果简介


1.成果简介

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高度重视智慧交通发展,多次作出重要指示,强调大力发展智慧交通,建设“交通强国”。交通建设与管理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,展现出广阔发展空间。面对新形势新要求,培养交通领域的数智工匠成为相关职业院校的新使命。

学校自2016年获批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院校,开始聚焦交通工程建设与管理专业群在数智工匠培养中遇到的问题,开启成果探索与建设。2020年成果进入全面实践检验阶段,历经4年实践,成果助推学校获首批“百城百校——数字孪生工程中心”试点项目,助力地方交通工程建设与管理数字化,响应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。

依据教育生态学理论DACUM分析法,成果形成“专数融合、产教联动、三阶三层”的人才培养模式。

①专数融合。以“定目标→组专业→改课程→提技能”为建设路径,推动专业群数字化转型升级。锚定“数智赋能、全链融合、技术扎实、注重创新”的主线目标,四同步“数字+”升级交通工程建设与管理专业群,搭建数智模块化课程包增值课堂场景,汲取专业前沿科技和赛证创新项目,提质数字专岗技能学习。

②产教联动。整合数智工匠成长“教”与“学”的双向资源。发展“入企探索、前沿取新、反哺教学”智慧教学机制,提高教师数字技术技能,增强信息化教学基础,搭建“前沿理论、数字技能、创新创业”共享资源库。创设“学习、创新、实训、实践、项目”五个实境,形成数字演练平台,转化数字实践项目。

③三阶三层。三阶指思维链、技术链、创新链三链合一,创新“智慧交通懂行人-智慧交通金工匠-智慧交通创菁英”三阶段人才梯队,全方位培养数字型思维、数字化技术、数字类实操。三层指“十五三”三层次分类育人,因材施教,选优秀竞赛人才,育数智技术能手。

4年时间检验,成果收获颇丰。培养智慧交通建设与管理人才2586人,80%以上的学生毕业后高质量对口就业。学生获10项数字技能竞赛国奖,省级以上数字技能竞赛奖励35项,建成国家级智慧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测算生产实践项目、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首批“百城百校——数字孪生工程中心”试点项目;校企共建“晨曦科技班”、“中影智能班”和实习实训基地25个,获福建省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。省级在线精品课程9个,相关项目19项,省级优秀教师8人。全校师生持续以专业数字技术如BIMGIS等服务智慧交通建设与管理,为八闽大地输送了大量数智工匠型人才。

成果起止时间

起始:2018 06

完成:2020 06

实践检验时间

起始:202006

年限: 4





专数融合  三阶三层:交通工程建设与管理专业群数智工匠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 版权所有     ? 2012 闽ICP备14016695号

学校地址: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金山路140号 (天麟校区)  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海瑞路1号(江南校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