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果简介

成果创新点


1)构建德技并修协同育人机制,健全同向同行协同育人课程体系

学院党委成立德技并修育人工作领导小组,制定《“课堂+实践+文化”三结合德技并修育人机制实施方案》,形成院党委统一领导、职能部门组织协调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、全院各单位积极参与的工作局面,创新实践“双轮驱动、三融并进、五擎发力”的“德技并修”育人机制,推动实践育人内涵化、规范化、常态化、长效化发展落实“思政课程+课程思政”体系建设实施方案》,实施思政课创优行动、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、专业育人示范专业建设、课程思政“全课程全要素全过程”改进、课程思政标杆课程建设、课程思政专项教改行动、课程思政质量评价改进“七大行动计划”,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学科体系、教学体系、教材体系、管理体系,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

2)构建1+X”实践教学体系打造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

贯彻知信行统一、学思用贯通原则,打破理论课、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,将理论教学、实践教学、生产、技术服务融于一体,构建1+X”的实践教学体系,推动校内实训真实化、校外实践教学化,确保每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都有一项主要的实践教学活动,增加其他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比重,拓宽学生的实践渠道,并实施“项目引入、信息搜集、分析规划、动手实践、质量检测、目标展示”六步教学法,在不同教学阶段融入实践教育元素,推动价值塑造、知识传授、能力培养三者有机融合实现“理实身心一体化”。打造集科学研究、技术创新、社会实践、实习就业等功能于一体的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,建成产教耦合对接平台,推进教学资源多元化融合与一体化运用,实现校地企“供需适配”、学生发展与企业需要的“双向奔赴”。

3)构建校地研学联合体,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

构建校地研学联合体,充分发挥福建省独特优势,通过构建“供需对接—宣传发动—项目实施—评价总结—品牌凝练”的不间断工作链条,打造具有福建地方特色的“四个一批”“行见八闽”精品研学路线、优质教学资源、实践教学基地和品牌示范活动,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。




双轮驱动、三融并进、五擎发力——“德技并修”实践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  版权所有     ? 2012 闽ICP备14016695号

学校地址: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金山路140号 (天麟校区)  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海瑞路1号(江南校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