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,激发学生党员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,进一步夯实学生党员队伍建设,2025年4月8日晚,交通工程系学生第一、第二党支部在教学楼711组织开展“红色放映机--青春与党同行”系列观影活动之探寻《血战湘江》的信仰力量 ,传承红色基因,坚定理想信念。
电影《血战湘江》讲述了1934年红军付出巨大牺牲血战湘江的悲壮故事。红军将士满怀对革命的无限忠诚、对党的坚定信仰,在巨大困难和强大敌人面前,不怕任何艰难险阻,不惜付出一切牺牲,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必胜的信念,誓死保卫党中央,胜利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,挫败了国民党反动派集中消灭我党和红军的图谋,确保了革命事业在血与火的征程中不断发展,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,谱写了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。
观影结束后,在场党员们深受触动,纷纷发表感言,表示从这部电影中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,作为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,将传承和发扬长征精神,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。
此次活动,通过观看红色电影的形式,让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们重温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,使学生党员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,增强了党性修养。我系学生党支部也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,激励广大学生党员铭记历史,传承红色基因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。
观看《血战湘江》,如同触摸历史滚烫的伤口。银幕上炮火连天的湘江渡口,不仅是军事斗争的修罗场,更是一座用血肉浇筑的信仰丰碑。五万红军以生命为代价撕开封锁线,这种向死而生的壮烈,让“革命理想高于天”不再是一句口号,而是刻入民族基因的精神密码。影片中以近乎残酷的写实笔触,呈现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升华。炊事员背着铁锅穿越火线,小战士用识字课本堵住机枪眼,这些“小人物”的牺牲没有宏大的叙事光环,却因真实而更具震撼力。导演用铁锅上的弹痕、课本上的血字等细节,将信仰具象为可触可感的生命温度,让观众看到:所谓理想,正是无数平凡人用“不平凡的选择”垒砌的阶梯。在当代语境下,这场战役的启示早已超越战争本身。当镜头从染血的湘江切向现代城市的万家灯火,我们蓦然惊觉:今日的安宁,正是当年那群青年用破碎的青春换来的长夜明灯。影片结尾,战旗碎片随江水流向远方,恰似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延续——历史从未远去,它化作江水中的每一簇浪花,始终拍打着我们精神的堤岸,提醒后人:唯有铭记血性与信仰,方能在时代浪潮中锚定前行的方向。
交通工程系学生第一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 陈诺
“三年不饮湘江水,十年不食湘江鱼”,《血战湘江》将这场惨烈战役重现,让我深受震撼。 “不为胜利者,即为战败者”,这封电文不仅仅是战斗的号角,更是红军将士们内心的真实写照。为了党和红军的生死存亡,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命运他们每一个人都拼尽全力,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。红五军团第三十师师长陈树湘断肠明志,不仅是对敌人的一种震慑,更是对后人的一种激励。回望历史,我们不仅要铭记那些英勇牺牲的先烈们,更要传承和发扬他们那种坚定的革命信仰、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。在当今时代,我们虽然不再需要像先烈们那样去抛头颅、洒热血,但同样需要面对各种困难与挑战。只有像先烈们那样坚定信念、勇往直前,我们才能不断取得新的胜利,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梦想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交通工程系学生第二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 李涵丹
初审:韩嘉艺 复审:黄雪媛 终审:孙华
篮球欧洲杯下注_欧洲杯投注网站下载-官网交通工程系 版权所有
学校地址: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金山路140号 (天麟校区)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海瑞路1号(江南校区) 邮编:353000 联系电话:05998461906